所谓“东南互保”是以李鸿章为首的两广总督,认为清廷向十一国发出的宣战诏书是伪诏,是慈禧、光绪受到蒙蔽的结果,于是断然拒绝接旨。东南各省的封疆大臣们纷纷响应李鸿章号召,由盛宣怀牵头,张之洞等派员与美国总领事古纳为首的各国领事签订了《东南保护条约》,保护外国人在长江中下游的利益。
东南互保的达成对保全国力进而维护清廷统治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财赋全国第一的东南地区得以保全,就保住了清廷的半壁江山,“西狩”以后的一切供应,也主要依靠东南地区。互保运动虽然为大清帝国维持了半壁江山,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
但也正因为东南督抚的避战互保才使得清廷威信扫地,其虚弱表露无遗,加速了清廷的“西狩”。清廷“西狩”之后,中央权威丧失殆尽,致以后地方权力愈加膨胀,终成尾大不掉的半独立局面。
东南互保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所策划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的意思。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
这些督抚为他们的行动辩护的理由是:拳民和反动派已控制朝廷,所发纯系乱命;与几个外国列强同时开仗是件蠢事;各使馆中的外国人生命必须予以救护。他们敦促朝廷指派纪律严明的军队护卫各国使馆,并要继续承认和如期支付外国债款。这种种理由已经足以暴露出地方离心的倾向,但实权派荣禄与他们背道而驰。
东南互保是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洋务派和西方列强为了共同维护其东南沿海沿江地区近代化经济的发展而缔结的一项和平协议。
义和团运动期间,清政府轻率地向十国宣战,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为了防止战火烧到南方,东南地区的督抚们将清政府的宣战诏令摒弃一边,转而与列强缔结合约,共同保证南方的和平。
上一篇:北京女子学院是重点大学吗
下一篇:连绵起伏是成语还是词语